被引排行
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慧;于艳辉;苗莉;徐莲;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连云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24小时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免疫功能及血脂代谢,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以循证为指导的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吕鹏姝;目的 探讨以循证为指导的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并予以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常规机械通气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循证为指导的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护理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以循证为指导的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以循证为指导的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预防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护理质量,促进疾病预后。
某地癌症病例中肺癌发病情况调查
胡玉萍;目的 调查柳州地区癌症病例中肺癌的发病情况。方法 于2019年1月—2024年6月调查柳州地区肺癌发病情况,就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1月—2024年6月,共调查该地癌症患者16 470例。其中,肺癌2 589例,占比为(15.72%),男性1 579例(60.99%),女性1 010例(39.0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2 589例肺癌患者的年龄为16—94岁,平均(63.85±11.07)岁,其中61—70岁年龄段的肺癌占比最高,这一年龄段男性肺癌患者为631例,女性肺癌患者为367例。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等年龄段女性肺癌的患病人数高于男性,51—60岁、61—70岁、71—80岁、81岁以上等年龄段男性肺癌的患病人数高于女性。2 589例肺癌患者中已婚(或有配偶)者2 304例,未婚(或离异)者285例,已婚(或有配偶)者占比高于未婚(或离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589例肺癌患者职业情况调查显示,退(离)休人员的占比最高,为836例,其次为其他(742例),农民、公司职员各376例、302例。结论 该地肺癌的发生呈现较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61—70岁是肺癌的高发年龄段,已婚(或有配偶)、职业为退(离)休人员、农民、公司职员等的肺癌发病率较高。
耳穴埋豆结合辨证饮食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林惠珍;翁东霞;梁杏娇;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结合辨证饮食护理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T2DM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与观察组(二甲双胍+耳穴埋豆),各30例。两组治疗期间均接受辨证饮食护理,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中医症候积分、糖脂代谢指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及中医症候各维度评分均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 hPG、HbA1c、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埋豆结合辨证饮食护理可调节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一体化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
李俊妮;目的 分析基于人性化理念的一体化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50)和一体化组(n=50),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一体化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基于人性化理念的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比例(forced 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orcedvitalcapacity,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percent predicted,FEV1%pred)、呼气峰值体积流量(peakeExpiratory flow,PEF)]、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一体化组患者的PEF/%、FEV1%pred、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常规组(t=2.002,P<0.05;t=4.568,P<0.05;t=4.639;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一体化组患者的HAMA、HAMD等心理状态指标均低于常规组(t=12.580,P<0.05;t=8.815,P<0.05);一体化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常规组的16.00%(χ2=4.000;P<0.05)。结论 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群体,应用基于人性化理念的一体化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突出,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负性情绪,防止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具备积极作用。
电针水沟穴、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脑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史修银;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使用电针水沟穴、温针灸、推拿康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6月—2024年5月宿迁市宿迁区龙河中心卫生院收治的24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抽签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研究组使用电针水沟穴、温针灸、推拿康复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温针灸、推拿康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差异,包括脑循环指标、疗效、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循环指标中的最大血流速度(48.65±3.28)cm/s、平均血流速度(25.02±3.82)cm/s,高于对照组,脑血管阻力(1 323.66±42.26)k Pa/(s·m),低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9.25±1.54)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73.52±4.06)分、Barthel评分(79.66±24.33)分,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使用电针水沟穴、温针灸、推拿康复联合治疗,患者脑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获得了明显改善。
循环肿瘤DNA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乳腺癌微小残留病灶的临床分析
郁飞文;陈建章;张茹茹;彭猛青;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检测在乳腺癌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lesions of breast cancer,MRD)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检测到MRD分为MRD阳性组(n=28)和MRD阴性组(n=32)。通过ctDNA和CTC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MRD阳性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显著高于MRD阴性组(P<0.05),ctDNA和CTC检测在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ctDNA和CTC检测可作为乳腺癌MRD评估的有效手段,两组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可能提高MRD评估的准确性,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Hcy及MYO表达水平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丹凤;目的 探究N末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ecursor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肌红蛋白(myohemoglobin,MYO)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将2022年8月—2024年3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102例CHD合并H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6个月内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35);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设为健康组(n=76);分析NT-proBNP、Hcy、MYO在CHD合并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心衰组患者血清NT-proBNP、Hcy、MY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冠脉狭窄≥70%,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糖尿病比例及血清NT-proBNP、Hcy、MYO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Hcy、MYO、LVEF<50%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ORNT-proBNP=1.007,P=0.006;ORHcy=1.611,P=0.016;ORMYO=1.187,P=0.004;ORLVEF<50%=249.365,P=0.047),NT-proBNP、Hcy、MYO升高及LVEF<50%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Hcy、MYO对CHD合并HF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848、0.807、0.849,联合检测为0.939。结论 血清NT-proBNP、Hcy、MYO在CHD合并HF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且与预后不良存在正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CHD合并HF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预测价值
白英明;钟东;周东耀;谢旭;孙琦;目的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胃泌素-17(G-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401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实施血清学检查及胃镜检查,分析体检人群胃镜检查结果及血清PG-Ⅱ、PGR、及G-17检测结果,比较正常-非萎缩性胃炎者与胃癌及萎缩性胃炎者PG-Ⅰ、PG-Ⅱ、PGR及G-17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PG-Ⅰ、PG-Ⅱ、PGR及G-17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镜检查结果表明,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占比达17.71%,胃溃疡、浅表性胃炎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占比为82.29%。血清PG-Ⅰ、PG-Ⅱ、PGR、G-17检测结果显示正常-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占78.55%,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占21.45%。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组患者PG-Ⅰ及PGR值低于正常-非萎缩性胃炎组受检者,PG-Ⅱ及G-17水平高于正常-非萎缩性胃炎组受检者(P<0.05)。PG-Ⅰ、PG-Ⅱ、PGR、G-17及PG-Ⅱ+PGR+G-17的AUC值分别为0.730、0.808、0.823、0.745、0.897,联合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于单项检测(P<0.05),各单项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及G-17在胃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PG联合G-17检测可使诊断效能获得显著提高。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的相关研究
贺晔楠;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易感性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及内分泌科DKD患者60例作临床研究,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和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联合评估方法对DKD进行临床分期。其中UACR30~300 mg/g患者30例(对照组),UACR>300 mg/g患者30例(实验组)。统计分析两组生化指标(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P<0.05),UACR、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FGF-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GFR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血尿酸、FGF-23(P<0.05)。结论 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与FGF-23相关,患者病情随着FGF-23水平的提升而加重。